站内搜索: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4008377618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李滋平教授
发布时间:2015-02-06 17:01:50    浏览次数:

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李滋平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摘要] 目的:观察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患者首次就诊次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水针刀疗法治疗,3日治疗一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及随访1个月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3.3%,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随访1个月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2%%,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水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水针刀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又称为颈肩臂综合征。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颈椎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颈型。由于颈椎退变、肥大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是以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1]。而针刀疗法是源于中国古代“九针”的一种创新性中医疗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于治疗慢性损伤性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并逐渐形成了“针刀医学”。笔者2012~2014年采用水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86例,临床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门诊病人,按患者首次就
诊次序,随机分到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5±4.5)岁,病程(16.5±12.7)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7±4.3)岁,病程(18.1±12.3)个月。两组资料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
1.2.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血液病、脏器衰竭者等;③近三个月未接受过颈椎病各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④受试着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①全身性疾病如感染发热者;②年龄在30周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④手术适应证;⑤X线示:骨结核、骨肿瘤病例。
1.2.4病例脱落标准: ①试验过程中,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评价者;②未按规定治疗,合并其它疗法或药物,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③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
1.2.5病例剔除标准:①中途不合作者;②违背试验方案,中途用其他治疗方法者;③病例选择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
1.2.6脱落或剔除病例的处理:①填写CRF中“临床试验完成情况总结表”; ②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应填写“不良事件/反应记录表”;③如确认为脱落或剔除病例,而患者又要求继续治疗,研究者应继续给予患者相关治疗,不再纳入观察病例。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水针刀疗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南阳微创医用针具有限公司生产的扁圆刃水针刀针具,并配制松解液配方(神经妥乐平注射液3.6~7.2U、维生素B12注射液1000ug、利多卡因注射液3ml备用)。选取进针点,根据水针刀筋骨针的“三针法定位”选择:a针点:颈椎下段5-7横突后结节筋结点,b针点:肩胛岗上筋结点,c针点:桡骨粗隆处筋结点。按“一明二严三选择”的操作原则,结合X线片,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a针:在颈椎关节囊外侧方5、6、7横突后结节,阳性结节点处,快速纵形进针,由浅入深,逐层切开松解筋膜结节,然后边回抽边进针达横突,按筋膜弹拨分离法纵行分离3针,旋转注药1ml-2ml,快速出针。无菌纱布按压进针点1~2分钟,贴创可贴24小时;b针:肩胛岗上中外点,取扁圆刃针,快速纵行进针,向外下达岗上,向肩胛冈方向快速斜行松解,按筋膜扇形分离法,逐层松解筋膜结节3~6针,回抽注药2~3ml,快速出针,无菌纱布按压进针点1~2分钟,贴创可贴24小时;c针:桡骨粗隆,位于外上髁前内下3.5cm左右,取扁圆刃针快速纵行进针达筋膜层,进针方向与前臂纵轴平行快速进针,按筋膜弹拨分离法,松解3~6针,回抽注药1ml,快速出针,无菌纱布按压进针点1~2分钟,贴创可贴24小时。3日治疗一次,2周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参照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治疗方法,以舒筋活络为法,穴取大椎、天柱、颈椎夹脊、天宗、后溪,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两周。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项目: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远期疗效、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3.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4.1.1 VAS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进行VAS疼痛评分,0分表示无痛,lO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4.1.2 临床疗效:
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标准:
痊愈:原有各型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显效:原有各型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疼痛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或目测类比定级法 (VAS)减少3以上。
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病情或疼痛有改善,但均不显。
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同治疗前。
4.1.3远期疗效:
治疗后1月,对两组治疗后情况进行随访。
4.2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的处理
试验前操作者应进行操作练习达到熟练程度,治疗前先做好解释工作。水针刀疗法及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可能出现的常规情况包括:晕针、血肿、过敏反应等现象。出现意外情况应按照以下处理措施实施,并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不良反应表。
4.2.1晕针的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取出已刺入的针,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服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温水服用即可;重者可再配合指压或针刺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穴位。若仍意识不清、口唇苍白、呼吸低微、脉细弱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4.2.2 血肿的处理:微量的皮下出血,发现时可予以棉签按压止血数分钟。若局部皮肤出现小块青紫,一般不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烈,青紫面积大时,可先冷敷止血,24小时后进行热敷以促进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4.2.3过敏反应:指治疗部位产生红色斑疹、瘙痒,局部发热,甚则全身发热,须服用抗过敏药物。
4.3治疗结果:
4.3.1脱落/剔除例数:治疗组3例,对照组1例。
4.3.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 (x±s)


表格1.jpg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格2.jpg

注: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体疗效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 (例,%)

表格3.jpg

4.2.3不良事件发生3例,不良反应0例。
5.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病多为中老年体弱或损伤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三邪乘虚侵入人体,留著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所致,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本病是以肝肾亏虚为本、经脉不利为标,病性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多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的病理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延缓软骨退化、改善功能。目前认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故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我们临床采用的水针刀疗法,是以松解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从而最快最好的发挥作用,达到互补的治疗目的。
针刀医学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是动态平衡失调,产生粘连、瘢痕、挛缩、卡压与慢性软组织损伤等[3]。因长期固定坐姿、低头办公等不良生活习惯,使颈椎周围软组织容易受到损伤,产生局部粘连、挛缩,导致颈椎关节内应力平衡失调,进而发生骨质增生现象。采用水针刀疗法可松解颈椎关节病变的软组织,解除颈部软组织粘连,改善和恢复肌腱、韧带的收缩性,恢复颈椎关节应力平衡,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4]。神经妥乐平注射液具有镇痛作用,同时局麻药除止痛外,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它药物的吸收,也可以减少炎症对局部神经末梢的不良刺激,减少疼痛,促进颈椎关节功能恢复[5]。维生素B12注射液关系到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保护神经,缓解症状。水针刀与药物共同配合,使颈椎关节的动态平衡失调趋于平衡,从而达到止痛和恢复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汉卿.水针刀微创技术-骨筋伤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8-69.
[2]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3]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149..
[4]农泽宁. 针刀松解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11):120-121.
[5]林明灿,朱艳.针刀配合药物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19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5):47-47.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特色技术 | 学术成果 |图书器械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8 - 2011 ShuiZhenDao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南阳水针刀新针法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80118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