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证书查询:
请输入学业证书号码,点击查询结果!
郁其陆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郁氏康复中心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区簇集性水泡为特征,多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火灼、麻木、瘙痒、紧缩等不适感。是临床中多发病、常见病。近1年来笔者对本病22例疗效观察如下:
【关键词】水针刀一点三针法 三氧 带状疱疹
1 临床资料
共治疗观察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1岁。初诊病程最短三天,最长6周,平均来此初诊病程11天。发病部位:颈肩部1例,肩臂部3例,躯干部14例,臀腿部4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和∕或伴随症状。笔者仔细地查看症状,详细地询问病史,患者都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点的选择 (1)脊柱正中线旁开3-4厘米处,与体表疱疹区相对应的神经根交汇段为主要治疗点;(2)该神经相邻的两条神经根的交汇段为辅助治点,(3)疱疹周围适当取点。
2.2 药物选配 2﹪利多卡因针5ml,复方当归针6ml,维生素B12针1.5mg,利巴韦林针0.3,曲安奈德注射液15-25mg,生理盐水适量。
2.3 操作 (1)20ml注射器1支,抽配好以上药液备用。(2)对所选取的主要治疗点,进行水针刀治疗法的常规无菌消毒处理,在脊旁点垂直进针,八字进针刀法,水针刀与该神经根相平行,以有向疱疹区放射感为佳(但不强求一定要有放射感),以该神经走向轻切三针,再在上、下横突上各切1刀,旋转注入药液,接着注入三氧5ml;视病情轻重而定,轻者,辅助治疗点可以不取,重者也可以取用1-2点。脊柱旁点注入药液总量是1∕2.(3)在疱疹周围所取的点刺入皮层后,向前扇形轻推铲三针,把剩余药液平均分注于各个治疗点,各点再注入三氧1-2ml。贴好创可贴,手术完毕。3-5天一次,3-5次一疗程。
2.4 注意事项 (1)水针刀禁忌症者禁用本方法治疗;(2)药物过敏者禁用该药;(3)疱疹区要保持清洁卫生;(4)适当口服抗生素、甲钴胺、泛昔洛韦等。
3 治疗效果
痊愈:疱疹完全消退,无任何不适感;
有效:疱疹基本消退,疼痛等不适明显减轻;
无效:疱疹有所消退,但疼痛等不适症状仍很严重。
第一次治疗后,痊愈17人,占77.28;有效4人,占18.18﹪;无效1人,占4.54﹪。第二次治疗后,仅有一人稍有疼痛等不适感,其余全部痊愈。总治愈率占95.46﹪,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26岁,住江苏沭阳县沭城区;发病一天,在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静脉滴注、口服、外涂等方法治疗三天,水泡没有消退,抽痛、火灼感加重;在网上查找到我处能治疗本病,即来我处就诊,笔者细察体征,详细询问病史,确诊为带状疱疹,施行水针刀一点三针法配合三氧给以治疗,并属其3-5天来此复诊;5天后来复诊,查看疱疹完全消退,抽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病告痊愈,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5 体会
在人体过于劳累或体质较差时,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潜藏在脊髓后根脊神经节的水痘-疱疹病毒就侵犯周围神经,使周围神经感染发生炎症,发生了炎症的神经及其支配的体表末梢神经,不同程度的受损,循环产生障碍,压力增大,出现了临床的一系列症状;水针刀一点三针法配合三氧,可以减压,药液用于病灶,对抗病毒、消除炎症、营养神经、促进循环;发挥了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同仁试用本法,加以总结改进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8.
[2]吴汉卿.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5.
[3]吴汉卿.脊柱相关病水针刀法微创针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6.
[4]郭长青.针刀刀法手法学.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9.
[6]宋一同.射频医学[M].海洋出版社,2011-57
[7]吴汉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水针刀微创技术·骨筋伤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