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吴汉卿教授“十四经筋与三关定位法”创新学术思想
发布时间:2018-11-29 15:37:35    浏览次数:
吴汉卿教授“十四经筋三关定位法”创新学术思想
 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 吴军尚  陈少禹 吴军瑞
   “十二经筋”学说源自《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成型于《黄帝内经》。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独尊“十二经脉”学说而扬弃“十二经筋”学说,致使“十二经筋”学说逐渐式微。近三十年来,经筋学说渐受重视,发展成果颇丰。吴汉卿教授独树一帜,提出“十四经筋肌筋膜肌筋膜区带学说”,并以此为指导,运用他所创立的“中医筋骨三针疗法”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一、 传统“十二经筋”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目前的史料,最早描述“十二经筋”的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学术界普遍这两部著作诞生于先秦时期,而早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现在,我们以“足太阳经筋”为例,将《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黄帝内经·灵枢》对比如下:
《足臂十一脉灸经》:“足泰(太)阳温(脉):出外踝窭(音jù、意:穴)中,上贯膊(zhuǎn 膝头) ,出于郗谷;枝之下髀(bì大转子);其直者贯臀,夹(挟)脊,出项,上于豆(頭);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其病:病足小指废,膞■痛,■郗挛,脽(shúi臀部)痛,产寺(痔),要(腰)痛,夹(挟)脊痛,■痛,项痛,手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瘨(癫)疾。诸病此物者,皆久(灸)泰(太)阳(脉)。”
《灵枢·经筋篇》:“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qiú);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
     综观《灵枢》 对“十二经筋” 的描述,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特点:
1、经筋起止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头面部;2、每一经筋之间互不衔接;3、不入脏腑;4、经筋循行表现为以痛为输、痛点连线(可追溯到有解剖学依据的结筋病灶点);5、疾病谱表现为痹痛病(经筋损伤病)。这些特征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一脉”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可以肯定,《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谓的“十一脉”,实际上就是《灵枢》“十二经筋”的雏形。在此基础上,《灵枢·经筋篇》对“十二经筋” 起止点、循行路线、分支及其疾病谱等进行了提升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经筋理论体系。
    不仅如此,《灵枢》还在“十二经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第一次提出“十二经脉”的概念。还以足太阳膀胱经脉为例,《灵枢·经脉篇》描述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bó)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颈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综观《灵枢》关于“十二经脉”的描述,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特征:
    1、起点表现为四肢末端与头面胸腹交叉出现;2、十二经脉相互交叉衔接;3、与脏腑相关联;4、从“以痛为腧”发展到“得气取穴”(离开了结筋病灶点的解剖学依据);5、疾病谱从痹痛病发展到内脏病。这就形成了与“十二经筋”体系既有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十二经脉”理论体系。
到了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对《黄帝内经》等古医籍针灸学内容进行汇集整理,进行了人为的标准化工作,以“十二经脉”体系为纲,以腧穴为目,确定了349个腧穴的具体位置、诊治及操作,成为针灸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被后世医家奉为圭皋。但是,其对经脉体系突显的同时,对经筋体系进行了扬弃,致使经筋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从此被隐没1300余年,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憾事。
二、现代医家对“十二经筋”学说的传承与发扬
    直到1970年代以来,中医经筋学说才又引起中医学界的重视。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了“中医经筋学说专业委员会”,树立了中医经筋学说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医经筋理论和临床的研究迈上了崭新的台阶。众多针灸学者从概念到理论,从临床到科研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改变了经筋理论和实践被边缘化的局面,开辟了针灸学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在“十二经筋”解剖学实体及生理病理机制的研究上,运用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病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十二经筋学说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经筋巡行的解剖学依据、生理机能和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学原理。一些学者在尸体解剖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传统的“十二经筋”的巡行路线提出了富有见地的修正意见。在“结筋病灶点”的确立上,将“十二经筋”和“十二经脉”相结合,完善“十二经筋”体系的结筋病灶点。将“十二经脉”的“腧穴”概念引入“十二经筋”体系,提出“腧穴次”的概念,大大扩展了传统十二经筋结筋病灶点的范围。这些都丰富和完善了经筋理论体系。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十二经筋”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如此丰厚的研究成果,实在令人欣慰。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很多专家学者仍然没有超脱传统十二经筋的窠臼,有的权威学者甚至把“督脉经筋”及其腧穴次归入了“足太阳膀胱经筋”。因此,“十二经筋”的研究任重道远。
三、吴汉卿教授“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学说创新
    三十多年来,吴汉卿教授一直关注中医经筋学的发展动向,并致力于其理论和临床研究。他在大量尸体解剖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督脉经筋”和“任脉经筋”纳入传统“十二经筋”体系,结合现代医学软组织筋膜解剖学、生物力学、病理学等理论,在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十四经筋区带肌筋膜区带三关定位学说”,并据此编著了《十四经筋 肌筋膜区带三关定位挂图》。
其核心内容为:
任脉肌筋膜区带(龙胸关):是位于胸腹前方的肌筋膜区带,维系胸腹部正常的功能活动,调整人体内脏。起于会阴筋膜区,经过腹下筋膜区耻骨筋结点,沿腹直肌筋膜肌筋膜链上行,结交于胸腹筋膜交汇处剑突筋结点,沿胸腹筋膜区带上行,交于胸上颈胸筋膜动静交汇筋结点,上行于颈前筋膜区,终结于任脉经筋区带筋结点(承浆次)。
督脉肌筋膜区带(龙脊关):是位于脊背部的肌筋膜区带,由脊背部的韧带、筋膜构成,维系着人体脊背部的动静态平衡及传导功能。
起于会阴筋膜区,上行于骶尾筋膜区,交于腰骶筋结点,上行于脊柱棘突关节囊筋膜区,沿枕部筋膜区上行于头顶筋膜区,下行于面部鼻旁筋膜区,终结于任脉筋膜区带交汇点(龈交次)。
手三阳经筋肌筋膜区带(手三阳关):是手背部伸肌腱及筋膜所构成的三条肌筋膜区带。起于手指背侧末端骨突点,行经上肢背侧伸肌筋膜肌筋膜链,结于腕、肘、肩背侧关节骨突筋结点,上行于胸背筋膜区,终结于头面部鼻旁额角筋膜区。
手三阴经筋肌筋膜区带(手三阴关):是手掌部屈肌腱及筋膜所构成的三条肌筋膜区带。起于手掌指末端筋结点,行经上肢掌侧屈肌筋膜肌筋膜链,结于腕、肘、肩前关节骨突筋结点,上行于胸前筋膜区,终结于胸腹季肋筋膜区。手三阳与手三阴经筋肌筋膜区带构成了人体的上肢伸屈活动功能。
足三阳经筋肌筋膜区带(足三阳关):是足背部及下肢后外侧伸指肌腱及筋膜所构成的三条肌筋膜区带;起于足趾背侧末端骨突点,行经下肢背侧伸趾肌筋膜肌筋膜链,结于踝、膝、髋背侧关节骨突筋结点,行经胸背部脊柱侧方骨突筋结点,上行于头顶筋膜区,部分终结于头面部鼻旁、鬓角筋膜区。
足三阴经筋肌筋膜区带(足三阴关):是足掌部及下肢内侧屈肌腱及筋膜构成的三条肌筋膜区带。起于足趾末端筋结点,行经下肢内侧方屈趾肌筋膜肌筋膜链,结于踝、膝、髋内侧关节骨突筋结点,结于股内关节骨突点,上行于胸腹部侧方骨突筋结点,部分终结于胸部季肋筋膜区。足三阳与足三阴经筋肌筋膜区带构成了人体的下肢伸屈活动功能及传导功能。
    手足三阳、手足三阴经筋区带及任督肌筋膜肌筋膜区带,共同构成人体的“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
    这些“关”,是生物力学应力点,病理学的损伤点,是造成人体经络不通与经筋结节点,也是微创针法松解治疗点。吴汉卿教授形象地概括为:“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结节,动静相融;骨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关相应;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针法松解,筋结为宗”。
正如石学敏院士高度赞扬说:《十四经筋 肌筋膜区带三关定位挂图》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
一是突破传统“十二经筋”藩篱,补充任脉经筋和督脉经筋两个系统,在针灸学术界率先提出“十四经筋”的概念,并创新了“十四经筋肌筋膜肌筋膜区带学说”;
二是确立了筋结点阴阳三关定位法,创立了“十四经筋肌筋膜”诊疗体系,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体系相互参照、有机结合,使筋结点的确立更加科学;三是作者发明了“筋骨针”,根据十四经筋区带三关定位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四是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相信这套图谱的问世,必将对中医针灸、中医微创学科及经筋学说的理论创新和临床开拓,起到巨大的普及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三关定位挂图ISBN978-7-117-24119-9/R.24120
[2]吴汉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筋骨三针疗法》创新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特色技术 | 学术成果 |图书器械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8 - 2011 ShuiZhenDao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南阳水针刀新针法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80118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