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与运动疗法,并总结了三部九针十二法,所创新发明的中医微创针法。根据龙关定位法要领:“关为经之阻,骨突筋之聚,结为痛之根”,结合“十二经筋与任督二脉肌筋膜区带解剖”,创立了“十四经筋三关定位法”诊疗体系,开创了督脉经筋治疗脑病,任脉经筋治疗疑难病等,填补了传统经筋的空白,规范了中医针法的定点定位,开拓了经筋诊疗先河。
该针法以循筋诊断,三关定位,以开三关针法,具有微创针法松解筋结、减压止痛作用;又有传统针灸,疏通筋络、调整内脏作用。主要治疗:筋骨伤病、脊柱相关病、中风后遗症、临床疑难病等。
中医筋骨三针法与水针刀技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国家中医医疗技术、援助西藏阿妈仓基金会—西藏全区中医特色技术培训项目,同时被纳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创新教材,在高等院校普及推广。
该课程先后在国内外举办培训讲座八百余期,学员遍布国内外。其中包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挪威、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匈牙利、南非等六十多个国家地区,培训医生学员数万。

吴汉卿教授原创主编《十四经筋标准挂图》

主要培训内容
▋一、吴汉卿教授中医筋骨针法与经方并用治疗疑难病的临床应用
1、中医筋骨针法的基础理论:理、法、方、结、术,“十四经筋肌筋膜区带与三关定位法”诊疗体系;“中医筋骨针三部九针十二法”,传统针灸(苍龟探穴法、青龙摆尾针法、白虎摇头)筋膜扇形分离法、骨膜旋转减压术、椎间孔旋转分离术、筋经飞挑法、筋膜旋刺法(刺络法)、温针叩刺法(毫火针)等创新针法。
2、微型筋骨针法主治筋伤疑难病:该针具直径为0.3-0.5毫米,具有微创伤、痛苦小、三针定位、针法灵活,松解筋结的作用,又具有疏通经络、调理内脏的功能。
疗法主治: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小关节病变及年老体弱者、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麻木症、上肢病、腰椎病、膝关节病变、跟痛症、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胃肠病、男性阳痿、女性痛经闭经、小儿癫痫、脑瘫、美容、除皱、祛斑、减肥,部分伴有心脑血管病及畏惧针法患者。
3、吴汉卿教授十四经筋结合经方治疗疑难病的临床应用:手三阳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颈痹症、手三阴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胸痹症、手三阴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眩晕症、手三阴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不寐症、足三阴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消渴症、足三阳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腰痛症、三阳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风湿痹症、任脉经筋喉阴关针法经方并用治疗梅核气、任脉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月经不调、任脉经筋针法经方并用治疗前列腺炎。
▋二、冯学功教授经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应用
■主讲内容:
1、中医经方治疗中风病及偏瘫后遗症
2、中医经方治疗头痛眩晕失眠
3、中医经方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病
▋二、刘世恩教授经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应用
1、仲景经方临床治疗案例
2、上病下治案例
3、下病上治案例
4、外病内治案例
5、经方治癌症案例
6、经方治奇症案例
吴汉卿教授、主任医师,中医筋骨三针法与水针刀技术发明人,太极龙关针法第五代传承人。现任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联盟主席,世界针灸学会筋骨针法传承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主任导师、张仲景国医学院教授、俄罗斯友谊大学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
擅长应用中医筋骨三针法配合中药经方治疗慢性疼痛病,筋骨伤病,风湿痹症,脊柱相关病及临床疑难病:如颈源性头痛、眩晕、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神经痛,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内科疑难症,顽固失眠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男女生殖病等疗效确切。
冯学功教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海淀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已主持完成课题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完成课题2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0篇,主编、副主编著作各2部,参编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