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津第十五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暨中医微创针法高峰论坛 征稿通知
(第一轮)

针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微创针法是传承于九针的新型学科,在人类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继承、弘扬针灸与中医微创针法学术,进一步发挥在人类卫生保健体系的作用,促进针灸与中医微创针法事业的发展,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天津第十五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中医微创针法高峰论坛"定于2020年9月19-20日在天津召开。
本次学术交流会将邀请从事针灸与中医微创针法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针灸、中医微创针法在人类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外治法的应用、作用机理、学术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特向国内外广大针灸工作者及相关人士征集论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针灸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微创针法健康产业,助力“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国内外针灸与中医微创针法学术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成果;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各国针灸在临床各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针刺手法量化、标准化研究;针灸作用机制;中医微创针法(筋骨针法、针刀、水针刀、铍针、长圆针、刃针、银质针、新九针等)的研究与临床应用。1.针灸及中医微创针法发展核心科学问题及研究策略;2.中医理论对针灸及中医微创针法临床的指导与应用;3.针灸及中医微创针法在治疗临床各科急、慢性疾病中的应用;10.针灸与中医微创针法在治未病、预防保健中的应用;12.中医微创技术:筋骨针法、针刀、水针刀、铍针、长圆针、刃针、银质针、新九针等微创技术与整脊手法治疗疼痛的临床研究技术探讨。2. 题目和摘要:题目、摘要须中文和英文。摘要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形式撰写。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置于英文摘要下方。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地址要详细。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3.正文(含参考文献):字数在4000字以内,中英文均可。4.参考文献:作者人数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参考文献应以近5年海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主,每条参考文献要写明起止页码。5.论文审核:“会议学术组”有权取舍论文,会议收录的论文将编辑成会议论文集。6.截稿日期:2020年6月1日,如逾期将无法录入会议论文集。7.评选优秀论文,大会组委会对应征论文进行评选,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文稿请以Word形式直接发送,邮件以“作者姓名+天津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征文”命名。投稿邮箱:shuizhendao@163.com,邮件中请注明作者姓名、职称、具体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黄建:13721820657/15699999362(微信同号);

国际中医微创高峰论坛执行主席:

2020年3月6日
1. 中文题目为黑体、三号、加粗、居中,英文题目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居中。2. 作者姓名为楷体、五号、居中;通讯作者用*标志;作者单位等信息在姓名下另起一行,楷体、五号、居中。行距间隔为1.25倍。3. 摘要内容、关键词内容、正文: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用五号字,1.25倍行距,中文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英文用逗号隔开。4. 文章中各级标题依次请用1,1.1,(1),①,黑体、五号、加粗。5. 文章中表格要用三线表。标题:宋体,小五,加粗(单位不加粗),居中;内容:宋体,小五,单倍行距;三线表中,三线均黑色、0.5磅,表格如过长或过短,请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表格中用*表示p(斜体)<0.05,用△表示p<0.01,用#表示p>0.05。6. 图片要求清晰度好、层次分明;组织图片图题包括分组名称、组织部位名称、放大倍率(在图片中标明比例尺)、染色方法,并用箭头标出阳性征象,图注说明箭头所示物的名称。电子版稿件图片要求用JPG或TIF格式,300万以上像素。7. 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中,并于正文内引用处以右上角标标明序号。参考文献内容为宋体,小五号字,1.25倍行距,各著录项请按下列格式:(1)引用期刊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3人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文献类型标志].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页-止页. 例:[1] 王兵,刘家瑛,韩颖,等.电针合谷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宫缩时间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12):843-846.(2)引用专著文献:[序号]作者(或主编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第1版不必写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例:[1]王淑贤.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69-172. [2]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 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0-24. [3]清·汪昂.(增补)本草备要[M].石印本.上海:同文书局,1912.(3)引用论文汇编的某篇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作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例:[1]苏艾兰.浅谈得气与针刺的临床发挥[G]//刘炜宏.现代针灸临床论坛.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42-44.